王士泉荣获医疗装备杂志2021年度“优秀外审专家”称号
(文/朱日清)作为全国临床医学工程学会会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一医药卫 生》收录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在2021年里,《医疗装备》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为打造有影响力的医学刊物,严把学术质量关,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外审专家是杂志社办刊的宝贵财富,期刊发展更离不开他们的鼎力支持。智慧医疗专家王士泉先生于2020年10月受聘担任杂志社 “外审专家”,在2021《医疗装备》期刊创新项目评优活动期间,王士泉作为主评审专家对《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对医疗产业的影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在医疗中的应用》、《从远程医疗到互联网+人工智能(AI)医疗看医疗数字化的演进》这几个目进行了持续性观察和论文分析与评审。评审专家王士泉认真履行公平、公正的审稿原则,秉承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工作作风,为作者们提出专业、详实、中肯的审稿意见和建议,为杂志社的论文质量和学术价值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被授予2021年度“优秀外审专家”称号。
在评审期间,王士泉作为主评审,采用了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式,结合了当前医疗机构的实际应用案例,从对智慧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先进性与必要性三方面对投稿论文进行了具体阐述和评审,最后还详细讲解了每篇投稿作品研究的成果在智慧医疗的具体情况与应用效果,并对有创新性的作品,或者应用到的先进信息技术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问到在评审过程中,创新和技术应用匹配度两者哪个更重要时,王士泉坦言,自己会更看重匹配度,他认为,虽然信息技术在临床诊疗、医院运营、患者服务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加速器、催化剂的作用。然而,技术并不是越多越好,技术匹配度高的医院,业务的运营成效、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匹配度较低的医院,投入的资金可能石沉大海,效益、效率、质量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也就是说,拥有医疗数据是一回事,能把数据价值释放出来又是另一回事,能持续不断且高效地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则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最后,王士泉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各种各样的技术在近几十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它们终究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场景才是检验技术的“金标准”。实现从数据洞察到业务智能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更应该是业务变革的内涵创新。所以,任何技术在赋能医疗行业时都应该结合该技术在具体场景应用中的效果去进行创新和改进,以结果为导向的科研创新才是快速实现医疗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