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研芯片迎来重大工艺突破,华为有可能有新的机遇,中芯国际可能会崛起

2020-10-21 13:4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33

中芯国际正式宣布完成 FinFETN+ 1 工艺芯片,并表示该超级芯片的所有知识产权均属于中芯国际所有,芯片的所有部件均自行开发,芯片功能一次通过测试,这意味着我国有自己的芯片开发技术,这将打破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制裁。


FinFETN+ 1 工艺与超级芯片 7nm 的制作工艺非常接近,无需使用 ASML 公司生产的极端紫外雕刻机即可实现。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芯片发展一直依赖美国 ASML 公司生产的极端紫外光刻机。这台极紫外光刻机可以在极小的位置刻录信息,可以说是制造芯片的必要机器。一旦美国公司不愿出售光刻机,就等于直接阻止超薄芯片的发展。

目前,我国还未能研制出与极紫色光刻胶性能相当的光刻机,但迫切需要开发国产芯片,否则,其他国家可能会放慢一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把门。" 目前,我国在芯片开发技术上已经走上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即在不需要极紫光刻机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超薄芯片的制造,而且性能也不会失去超薄芯片。中国芯片技术的重大突破,不仅给华为开发的麒麟芯片带来了转机,也给国内其他芯片带来了新的活力。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 年国内芯片自给自足率仅为 30% 左右,远远低于芯片自给率的科技强国。目前,国家重点发展芯片产业,国内芯片加速发展,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刺激下,国内芯片市场有望迎来较大的自给自足率。根据专业数据,到 2025 年,中国芯片的自给自足率可能达到 70%,国内芯片可以自行生产和销售。现在,市场上使用的外国芯片有很大的替换空间。


关宣,中国芯片的新技术,也在股票市场上引起了一系列积极的反应。到 2020 年,最新的证券数据显示,A 股芯片行业规模升至 2.64 万亿元,是近年来市值最高的。芯片开发、中芯国际、中兴通讯等占市场价值的 30% 以上。同时,北上基金向多只芯片类股票大幅增持头寸,如盛邦股票、长川科技等积极影响资金增持头寸,其上升空间超过 35%。市场的良好反馈,无异于为中国芯片的发展注入一颗令人放心的药丸,这将鼓励芯片行业继续开发具有独立产权的芯片。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华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