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品质标杆③|揭开米香白酒执旗者的另一面,为什么是高质量“供给”?

2025-05-27 14:45   来源: 中国生活网    阅读次数:3879

图片1.png

走向新“质”高点,九江双蒸有慢下来的勇气

在消费升级与行业深度调整的双重浪潮下,中国白酒正经历一场从“规模扩张”到“品质为王”的深刻变革。2025年,品质标杆的角逐已不仅是风味的较量,更是一场涵盖工艺传承、技术创新、产区价值与消费洞察的立体竞争。

本次评选聚焦“品质标杆”,以工艺传承、技术创新、市场口碑、产区价值为核心维度,严选恪守“粮为酒本、水为酒魂、窖为酒命”的卓越品牌。

品质标杆的行业意义,在于为行业锚定方向。它既是对“粮为酒本、水为酒魂”传统信条的坚守,亦是对智能化酿造、绿色供应链等现代命题的回应。

品质标杆的消费意义,在于为消费导航。当消费者举杯时,杯中流淌的不仅是酒液,更是中国白酒从历史深处走向全球舞台的底气与野心。

2025年,这场品质之战,终将成就一批穿越周期的“千里马”,亦将淘汰那些迷失于短期利益的“裸泳者”。唯有以匠心破局、以创新致远,方能在万亿市场的星辰大海中,写下属于中国白酒的黄金篇章。

 

系列篇:

① 解构全兴“和润”的深层表意和三重穿越力

② 从“民酒初心”,破解牛栏山的“长红密码”

“100-1=0”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了“零分法则”: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某种程度上,这一理念在中国米香白酒品牌九江双蒸身上也很明显。远航酒业集团董事长关正生曾多次强调,“酒类产品尤其需注重质量,100%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图片2.png 

如今,九江酒厂作为米香白酒“求新求变”的扛旗者,已成为我国米香白酒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纵观200余年的品牌发展史,或许九江双蒸的崛起之路本质上也与“零分法则”有关。

 

01穿透时代的“供给升级”

当前,酒业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有观点认为,消费拼到最后,就要看谁能找供给改革和结构腾挪的关键,并以此为刃劈开旧秩序,找到新战场。

拉长时间线看,总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的九江双蒸一直在找新战场。毕竟,其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这期间,九江双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1952年,九江永德兴等12家私人酒坊联合成立了“九江酒业联营社”;1956年,九江联营社与里水联营社合并正式成立了公私合营的九江酒厂,从此“九江双蒸”酒便开始了九江酒厂的企业发展期。

我们来看九江酒厂的几个关键转折点:

1995年,九江酒厂走上高峰,坐上广东酒企第一把交椅的同时,企业开始第一次改制,时任九江酒厂总经理助理的关正生投入800万元预算,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推动九江酒厂向现代化管理方向转型。

2008年,九江双蒸确定走米香之路,企业战略方向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坚定米香路径,升级产品结构。

2022年,提出“广东双蒸,世界米香”的全新品牌定位,发布中国高端米香白酒“双蒸1821酒庄酒”,计划重塑米香型白酒价值体系,让世界品尝广东和米香。

图片3.png 

细数下来,九江双蒸的每次决策都是一次自我进化,跟上时代步伐的背后,在于“升级供给”,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九江双蒸的进阶始终立足于质量之上。企业多年前就开始借鉴吸收洋酒和红酒的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米香白酒量化标准,并投入诸多现代自动化生产设备,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稳定性。

另一方面,创造更好的“绝对价值”产品给消费者。从豉香到米香转型,从管理到战略转型,都是九江双蒸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想要挖掘契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撬动新增量。

可以说,我们从九江双蒸身上就看到了一个优质的、持续进行“供给升级”的典型样本。

 

02九江双蒸的“慢革命”

一直以来,米香白酒饱受市场规模小,品牌力不强等诸多质疑。

实际上,九江双蒸的年产销量超过7万吨,市场规模超12亿元,纳税达2亿元;2017-2024年连续八年蝉联华樽杯中国米香白酒品牌价值第一名、广东省白酒品牌价值第一名,品牌价值达322.58亿元。

图片4.png 

以上成绩,充分体现了行业对九江双蒸酒厂、品牌、产品三方面的认可,而这背后,在于九江双蒸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换句话说,企业开启了一场“慢革命”。

图片5.png 

▲以九江双蒸精米40风味轮为例

比如,敢于创新,九江双蒸引进高效蒸煮系统、智能化发酵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开创空气吹吸洗瓶的方法,解决了瓶中残留水对酒质的影响;开创风味轮系统,从10个维度具象表达米香风味;发布《中国白酒醒得快技术白皮书》,提出“醒得快技术”模型等。

图片6.png 

另外,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九江双蒸组建广东省酿酒微生物及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千万元,且公司专门划分了6000平方米场地用于研发试验;与季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酒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

资料显示,目前九江酒厂研发团队共有国家级评委9位,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拥有23项发明专利、10项低醉技术,并在可持续品质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图片7.png 

其实,在这场“慢革命”下,九江双蒸不仅“由内而外”地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解决了两大痛点:

一是重塑米香价值、重塑产品品质,在“健康饮酒”意识整体上升之际解决消费痛点;二是九江双蒸始终坚定不移地持续投入,将消费端的需求最终落地,转化为对行业影响深远的低醉体系,以技术突破全方位赋能企业与米香品类的发展。

 

03走向新“质”高点

当前,内循环正在成为经济热词。

在宏观层面,今年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实现了超预期。对此,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或成转折之年,在出口等外需方面持续博弈承压的背景下,强化内循环、扩容内需消费市场或成为必然选择。

图片8.png 

内循环的新格局下,对各行各业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行业观察者眼中,新一轮以更高品质为核心的消费升级正在到来。九江双蒸或许是最早对趋势有着精准预判的中国白酒品牌之一,在细节上企业做了很多。

首先是产业布局,从源头开始进行供应链建设。2024年,九江酒厂斥资10亿在高明区杨和镇建造300亩绿色工厂。预计工厂建成后,年成品包装产能将达到4万吨/年,基酒储量达到5万吨,为酿造“世界的米香”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是将“醒得快技术”广泛应用于旗下系列产品。包括精米30+,40+,50、60以及双蒸1821酒庄酒系列等。今年企业推出主打“真年份”的蒸·10、蒸·6两款新品,让品牌可以覆盖更细分的价格带,为大众消费者提供更舒适、更健康的饮酒体验。

图片9.png 

第三是令同行侧目的研发创新能力。从《酿酒科技》杂志上刊载的《一种检测蒸馏酒醒酒时间的模型建立与应用研究》,到九江酒厂主导的《醒得快型精酿米香白酒团体标准》发布,再到成功取得的“一种检测蒸馏酒醒酒时间的方法”发明专利,过去一年九江双蒸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加码上游建设、不断出新产品、有力的研发能力……最终指向的都是品质提升。在人们对绿色健康、可持续生活的追求下,无论是横向深耕,还是纵向扎根,围绕着“醒得快”,九江双蒸正在攀向新的 “质”高点。

图片10.png 

一个行业的提升往往少不了“灯塔企业”的引领,总结来看,九江双蒸深刻洞察到时代的脉搏与需求,其发展史就是一部围绕“品质”不断创新、突破、再定义的进化史,进而实现了米香白酒品牌的突围和升维。


责任编辑:阿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华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